尽人事,听天命

基本信息

求职故事

当得知辅导员希望我分享求职经历时,我是有些惶恐的。我并不能算得上一个非常成功的求职者,跟“offer收割机”更是挂不上钩。但如果我个人的经验和教训能供学弟学妹们参考,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说我算不上成功的求职者是有原因的。说来或许令人难以置信,但我从四五年前,心中就确定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单位——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可以说我决定考研以及努力搞科研,很大程度都是为了更加接近此单位的用人需求。我是有目标就能做得比较好的类型,考研笔试第一名,研究生阶段科研也比较顺利,发表了几篇SCI论文。在研二和研三之间的暑假,我如愿参与了安工院举办的夏令营活动,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了单位的工作内容和氛围,也更坚定了我想去那里工作的决心。中石化各个单位的校园招聘分为两部分,一是中石化统一组织的笔试,二是单位独立组织的面试。笔试题由行测题和企业文化题构成,难度不算很大,并且中石化的大部分单位并不需要在笔试中取得很高的分数就可以通过。但安工院竞争激烈,按照录取和进入面试人员1:3的比例确定笔试分数线,所以需要取得较高的分数。我为了保险起见,认认真真准备了两个月,最终成绩是84分,位列我所报岗位的第一名。那时候我觉得我稳赢了,毕竟夏令营的时候也得到过类似“只要通过笔试就没问题”的信号。但现实是我连一轮面试都没过(一共需要面试两轮)。究其原因,或许是我不够优秀,或许是我没能好好展现自己,也可能是我的研究方向不合适,或者干脆因为我的性别。我想了很多,但没通过就是没通过,现实从来不像打游戏,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本来以为我会崩溃,毕竟是多年近乎执念的追求。但我哭了一小会,又好好吃了一顿饭,就没有那么难受了。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很努力了,回顾我准备面试和笔试的时期,甚至整个研究生阶段,我不会因为有哪里没有尽力而后悔。

唯一后悔的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单单这一个单位上。第一轮面试得知没有通过时,已经是11月底了。那之前我没有好好规划过如何找工作,于是我立刻梳理了一下我面对的情况,和所有人一样,无非就是三种:考公、读博或是继续找工作。综合考虑下来,还是要继续找工作。我在石油大学学习了7年,对石油石化行业有了解也有感情,真的非常希望能学以致用,所以我找工作主要考虑石油化工相关的工作。非常遗憾的是,我因为对自己能去安工院这件事过于自信,放弃了报考的中石油的单位的二轮面试,又没有参加中海油的笔试。我的条条大路是被我自己封上的,我追悔莫及。但是天无绝人之路,中石化校园招聘可以填两个志愿,除了安工院,我还填了天然气分公司。此前由于工作地点不甚理想,并没有特别考虑和了解这个单位。但现在回忆起种种,我和天分不无缘分。现场招聘会上天分的HR给我的感觉非常可亲,所以就随心地填写了志愿。最终我通过面试,问了很多师兄师姐,对这个单位的评价也不错,于是很顺利地签约了。大致而言,这就是我有些曲折的找工作之路,到了最后颇有些随遇而安的感觉。仔细看来,我的求职过程应该算是一个反面案例,由于过度聚焦某一处而错失了很多机会。最终的结果虽然还不错,但也得感谢运气加持。学弟学妹们如果读到这里,应该能够明白孤注一掷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了。

接下来,我就列举一些我在面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供学弟学妹参考。考虑到不能泄漏真实的面试题,我会稍作修改并只给出单位的类型。

1、谈谈你大学期间最成功/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事业单位)

2、父母都是企业员工,为什么不去企业。(事业单位)

3、为什么想留在青岛。(事业单位)

4、介绍一下你的某项学生工作,介绍完后要求用几个词简练概括工作内容。(企业)

5、对我们单位有哪些了解?(企业)

6、结合简历的问题,比如实习经历、某项技能等。(企业)

7、学过哪些专业课程,哪门印象最深,学到了什么?(企业)

8、对最新一版的安全生产法了解吗?什么时候发布的?(企业)

9、介绍研究内容。(非常详细,而且会关注很细节的点。)(研究院)

10、谈谈你对“安全评价”的理解。(研究院)

11、你了解过(其他同类型的)某单位吗,为什么不选择他们而是我们?(研究院)

总而言之,要对自己简历上写的内容足够熟悉,同时关注专业领域的重要事件。对所面试的单位要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单位的性质和所面试的岗位调整自我介绍、提前准备一些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仪容仪表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应当做到清爽、亲和、有朝气,衣着也需得体,稍微正式一些。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在社会的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

关于就业(考研)请给师弟师妹给出3-5条建议。

1、作为考研的过来人,深刻感觉要有自己的节奏。不需要因为别人过早地开始复习而焦虑,也不需要攀比起得多早、睡得多晚。重要的是做好规划,明白考研要考察哪些内容,自己需要学到什么程度,为此应如何安排时间。效率和心态是最重要的,稳住,我们能赢!

2、对于就业,要多多尝试,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纵使心中有一个最理想的单位(也或许是准备考公、考编等),也要多汇总各类就业信息,一是可以对比找出更适合自己的,二是多参与面试,也能积累面试经验。

3、对于理想的工作,一定要尽全力争取,如此就算失败也不会后悔了。第一份工作是人生的大事,不要在这件事上偷懒。

4、要对自己有信心,不卑不亢。记住:面试是求职者和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


辅导员点评

孙林同学的就业案例,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孤注一掷求职单一就业单位等类似想法和打算的同学。建议大家一定要给广撒网,重点攻坚,对于面试做好充分准备,多参加学校等提供的面试培训和训练,积累经验。

Baidu
map